美国高中留学必备干货

发布日期:2022-06-16 05:15:42 阅读:2436 作者:刘单

决定留学前,家长们一定要仔细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,再看看学生以及整个家庭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,还得考虑清楚,万一出现风险,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,所有这些全家人一起讨论过了,考虑清楚了,再决定是否送孩子去美国读高中。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美国高中留学必备干货。

  费用

       留学费用高。

  美国私立高中每年的学费加食宿费用在五万美元左右,一共四年,几乎不可能得到奖学金等财政支援。美国本科,留学生获得奖学金的可能性也比较低。那么,高中加上本科的学费和生活费,非常保守的估计,将在四十万美元左右。预备送孩子留学,首先需要做好财务规划。

  可能有些家长会期望孩子将来凭借留学的经历谋得一份好工作,也有人会问:花这么多钱,将来得赚多少钱才能回本啊?这就涉及到留学的目的,当然,每个家长都期望孩子将来衣食无忧,生活富裕,但我们认为,更重要的是,到美国留学,给了孩子一个可以选择自己生活的可能性。

  建议

  留学的目的因人而异,但下面两种是最不明智的:孩子在国内学习成绩差、厌学,认为到美国学习压力小;亲子之间无法沟通,互不理解,干脆送孩子出去。

  留学真的不是轻松之路,更不是逃避之路,留学仅仅是走向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的道路,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。留学不能解决家长教养孩子过程中疏忽而造成的问题,相反,留学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关心和智慧。

  压力

  学术压力

  在有竞争力的优质美国私立寄宿高中学习的孩子,常常会面临比较大的竞争压力。千万不要有中国孩子的理科好,去了没问题之类的臆想,更不要说历史、社会、英语、宗教等课程了,美国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精神也是惊人的。

  建议

  有计划去留学的孩子,一定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,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状况,家长也要有合理的预期,给孩子充分的适应时间,允许孩子出现波动,以鼓励为主,帮助孩子尽快恢复自己最好的状态,融入当地的学习。

  非学术压力

  生活方面

  孩子在紧张地适应学习生活的同时,必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,虽然学校各方面设施比较完善,但是孩子还是难免会觉得手忙脚乱。有的孩子刚去学校时,几乎找不到时间洗澡洗衣服。

  建议

  孩子其实三个月到半年就会完全适应,最难的就是开始的一段时间,所以在出发前,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,各种规定、设施,知道的越多,就越能做好准备。有的学校会帮助新生指定一位老生提供帮助,新生可以利用这个条件多了解情况。

  活动方面

  寄宿学校,特别是有一定历史的寄宿学校,往往有很多学校传统活动,再加上教会活动、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,还有各种学生团体的活动,使得校园生活丰富充实。但是选择合适的活动参加,对于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
  建议

  孩子在参加活动前,应对活动有一定的了解,9年级时可以多参加一些活动,看看哪些是自己确实感兴趣的。这要求孩子对自己有评估能力。

  能力方面

  在美国学习,学生总会面临很多选择,从课程选择、体育活动、社团活动,到大学申请,随时都要选择。也要同时处理很多看起来矛盾的事情。比如,出去打比赛占用很多学习时间,就是最突出和常见的矛盾之一。不同的活动之间时间冲突,也是常见矛盾之一。这些都需要孩子有自我管理能力,对自己有比较高的期许,具有一定的统筹规划能力,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和放弃。所有这些能力都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能自然获得的,相反,有些能力如果不能从小培养,到了一定年纪,由于坏习惯的养成,状况就不容易改善了。

  建议

  留学要尽早规划,有想法的家长,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,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提高能力,孩子将凭这些能力去开创自己的生活。

 社交压力

  坦率地说,在私立寄宿学校里,由于生源素质比较整齐,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接受过良好教育,所以不会感觉到明显的歧视,绝大多数孩子和老师都是友善平和的,但也必须知道,也不会有人特意来照顾你的孩子,主动来和你的孩子做朋友。孩子如果不能迅速融入当地的生活,自然地就会只和本国留学生接近。

  建议

  除了让孩子有更开放的心态以外,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各国孩子都喜欢的活动,创造机会和更多的孩子接触,互相了解,而不是只参加舞蹈、钢琴或者高尔夫之类本国孩子比较多的活动。

  亲子关系

  孩子去留学了,生活内容和在国内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,而且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,他的见识和思考的问题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,如果家长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,不能和孩子同步成长,恐怕不久之后,就只能问问孩子吃的什么,高兴不高兴之类了。

  建议

  不论是否计划留学,家长都得知道孩子是不断成长变化的,只有跟上孩子的速度才能保持亲子间心理相互支持的关系。信任理解和尊重,从孩子小时候开始,平等地对待孩子,真正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,为孩子本身的进步而自豪,每一个决定都从孩子的角度考虑,而不是用孩子装饰自己失色的人生。